孙子兵法始计篇读后感&心得(上)

始计篇

用兵不可轻率,战争不可轻易。

孙子时期

战争探讨首要条件:五事、七计

战略决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者,国之大事也

原典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事是国家大事,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生死的领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更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根本之道,因此不可以不深入(必须深入)考察思虑。

曹操《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存亡之道:国家(公司)的存亡往往因一场战争而定。

逐鹿之战,黄帝兴,蚩尤亡;

鸣条之战,商朝兴,夏朝亡;

牧野之战,周朝兴,殷朝亡;

巨鹿之战,秦亡,楚汉兴;

赤壁之战,三足鼎立。

参考经验

“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

“大丈夫须慎斗,方能成就大业。”

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能使人民与君心同德的方针和政策,它能使人民甘愿与君主同生共死而不害怕任何为难。

:用兵时所处时节和气候,是晴天还是雨天,是炎热还是寒冷,处于春夏秋冬哪个季节。

:距离敌人远还是近,地形如何(决战领域是否平坦,对谁有利,怎么行动)

:是否足智多谋、赏罚有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

:军队的编制、法令、法规和对各级指挥官职责的管理和划分,以及后勤军需的管理制度

“将不善,兵则败,强将手下出强兵,强将—智、信、仁、勇、严。“

:处事之宝,智欲圆而行欲方。(思考要周密慎重,一旦下定决心要勇敢果断,有勇气)

:立足之本,无信不立,对内对外、任何行业都适用,尤其是长远考虑长远战略,互为依存

:仁治天下,“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安于仁道,但是智者知道怎么利用时机什么时候行仁才是有利的,不能一味行仁怀柔)

:果断坚毅,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哪怕境况再不如人意,为将者,必须勇猛,迎住困难,将勇,则三军坚勇,无物可挡!无坚不摧!)

:禁令刑罚,“将兵还令,赏罚必信”。(禁令、刑法必须执行,不论是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赏与罚,都要有,且言必信,行必果。

【参考经验】

智能机关算尽,仁能捕获人心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战,所向无敌。

人服不如心服,只有心服的下属才会站在整个大局上考虑利害,也只有“仁”的将领,才能让属下对自己心悦诚服。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原典】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

【翻译】

【思考】

战争(任何形式)对人力、物力、财力有依赖性,在依赖的同时也会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在商业竞争中表现为员工离职?(员工离职不同于战争人力损耗,可控性强)物力、财力()的竞争和损耗(是否有可能在损耗的同时发现新的补充方式?)。

(兵贵速,不贵久?)(客观看待,还有《论持久战》,)是否有局限性?

速战:兵力、物力、财力碾压对方,或者一场规模不大的小型战争

持久战:力量对比弱于对方,(事情一定要兵强马壮,数量不够提升质量)基于战争消耗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的特性,将对方拖入战争泥潭,持守势、游记势、骚扰势,运用数据分析和沙盘推演找到对方的薄弱环节进行毫不留情的痛击,如果是自大的团队,认为实力对比悬殊,则诱敌以深,令其越陷越深不得抽身,如果是理性的团队,在出现一定损失看不到结果之后,或许会选择后撤,则需要决策者提前布局考虑截断对方的可能后路,如果实力不济,不能截断,则改为骚扰。(敌疲我扰、敌追我逃,切记观察形势,不可骄而误判,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把握尺度)

【案例一】诚—人之根、国之本

商鞅变法、千金买马骨等,就类似于今天的营销,但作为营销的格局已然小了,因为往小了讲这种行为可以促进人们的积极性,往大了讲可以改变环境。

反之,若商鞅言而无信,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青史留名便无从谈起。

【案例二】无信-因言杀之

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戍边,约定明年回归期限,齐襄公随口说道:“明年吃瓜之时就是你们归来之时,我会谴人替换两位将军。”

次年瓜熟蒂落,不见齐襄公谴人前来,于是派人问及此事,齐襄公大怒:“何时遣人替换是我的自由!”

一言既出,激起兵变,连称、管至父率军包围齐襄公的离宫,细数罪状,“及瓜期不代”就是其中一项。

一诺便知晓为人,齐襄公最终被杀。

【案例三】官渡之战-胜之以十分居一之众

东汉建安元年,曹操建都许昌,中原之地,四面受敌,袁绍所占四州,进可攻,退可守。曹操兵粮不及袁绍十分之一。

官渡之战前,袁攻,曹守。袁绍好战,不顾谋士沮授建议,不顾士兵疲累及后方建设,率兵马十万进攻许昌。

郭嘉认为此战曹操虽表面上处于极大的劣势,但曹操必胜,原因有五:

1.袁绍进攻许昌,对汉献帝来说是叛举,不得人心,更不得天下民心,也就不得大势,没有大势,基本输了九成九。

2.相对应的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但此举却顺应民心。

3.袁绍想法多,却优柔寡断(我的缺点,要改,能下定决心,即不畏惧未知的困难和发展,不寻求极端安全和稳定,做完事之后能敢于承担责任,这样,优柔寡断的缺点不攻自破。)

4.袁绍不约束部下,其部下争名逐利,离心力强,且袁绍赏罚不明(很难不联想这两者其实形成了负反馈循环,导致越来越差);曹操赏罚分明,分辨是非

5.袁绍不懂兵法,曹操懂兵法。

曹操生性多疑,惜命而为,但是在用人上贯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宗旨闻名后世,格局压过人性,无愧枭雄之称号。

因利而制权

【原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大意】

有利的客观形势是从对人有利的原则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达成的

【思考】

孙子提出“五事”对比,“五事”只是静态分析,属于事前准备,推高胜算。

但事实上还需根据客观情况灵活机动,最终胜利。

《荀子·议兵》: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随物变化。

大意:计谋对策不可事先敲定,因为他们的细节是随着时间推移、客观情况而变化。

战场(人生)无一定规律可循,“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对于普通人来说,妄图凭一己之力逆势改变现状,比如试图挽救业务受创的公司业务,加入一家日暮西山的公司,进入已是红海的行业。

都远不如顺势而为(报热门专业、去热门行业、靠热门岗位,结合现状,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择优而选的自然规律),一个很现实的话题,把握当下,你都不知道五年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把握当下做最好的选择,哪怕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也是选择。

(延伸:月薪20k,14薪与月薪18k,17薪,必选20k,到手的才是真实的,未来的,谁都说不准,不必给自己附加一层无谓的风险。)

【案例一】马谡失街亭

马谡熟读兵书,但他偏偏自认熟读兵书,照搬“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知识,忽视了敌我力量、地势、水源等因素(变量的寻找能力不够,甚至匹配伪变量,这不输都稀奇。

导致诸葛亮断送第一次北伐战国,还断送了三十万蜀军退路。(人事部怎么选人的?借古讽今,作为一个公司的人事部,才是整个公司的重要环节,相比于人事部选人,人事部的人员才要求高素质、高标准,不然公司文化何以盘活,何以传承?相比于今天人事部是个人都能去,水平之低,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吗?看看苹果公司,为什么库克死后还能接续的那么好,我大胆猜测是人事部门的搭建一定是水平极高,让公司文化能够完美传承过渡。

且,当今人事表面上和其他部门平级,但实则上凌驾于其他部门,仅次于老总之下的实际地位,会给公司走衰埋下祸根,原理不难理解,人事部的权利需要智慧的基于人性的重构)仅为思考,实际情况一定是结合现实分析,毕竟没人希望公司业务也来越烂,基于朴素发展观做出的思考。

【案例二】随机应变,巧生心智

青梅煮酒刘备借雷声掩惊慌瞒天过海的例子大家耳熟能详。

北宋,曹翰被贬至汝州,生计窘迫,他本为有功之臣,只是苦于无人说与皇上听,于是趁宫廷使者到汝州时桥生心计,告诉使者:”家中生计困难,我用包袱中的新衣裳向皇上抵押一万文钱,希望你能帮我送达。“

使者回宫后报于宋太宗,宋太宗打开包袱,其中不是衣服,而是一幅名为《下江南图》的画,图为当年曹翰担任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为大宋灭南唐的情形。太宗触景生情,遥想当年,不觉难过,于是对曹翰心生怜悯,将他召回京师。

【思考】

职场老实人很多,或者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很多,我们一定要善于表达出来,或许很多人极有能力,但总是只会做不会说,或者被人抢功,从而职场不顺。试想一下,哪怕领导再英明,再赏罚分明,但是他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一样会对赏罚做出错误的决策,破局点始终在我们自己,因为他们也不是神,不可能事事全知,更不可能事事较真,我认为这种能力一定是和沟通能力相挂钩的,而提升这种能力的破局点,一定是多沟通,提升交际能力,在交际的过程中不断重塑自我的人格认知,改变畏首畏尾的状态,心态渐趋平等,当一切成为习惯之后,从而敢于表达诉求。

当然,此时又要和我们的灵活应变相挂钩,如果别人”当红炸子鸡“,不宜贸然澄清,按下不表,以待来日。否则,原本无害人之心,最后却可能害了自己。(仅为发散可能遇到情景中的一例,更多情形可结合现实场景思考。)

文章出处登录后可见!

已经登录?立即刷新

共计人评分,平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0)
扎眼的阳光的头像扎眼的阳光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