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计算机保研经历

基本情况:中下985,小班前5,数学建模省一,美赛M奖,泰迪杯国三等一些杂七杂八的水奖;有实验室经历,无产出。

夏令营情况:

类别 情况
南大lamda 入营
清深提前联系 挂,未报名
南大AI院
南大计算机学院 入营,笔试挂
北航计算机 入营,wl
上交软院 入营,机试挂
中科大苏研院 入营,offer
人大高领
北大软微
北大智能学院
复旦类脑
山大计算机 offer
哈深
中科院深研院

过程

总体评价吧,时间跨度比较长,在这个过程中踩了不少坑,因为是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这个过程中关于未来的方向想了不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关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出现过对于某一种想法,一个星期都走不出来的情况,当继续接触其他信息或者心稍微清楚静止淡定下来又改变想法的情况,最后做出来自己的选择,但回头来看,很多坑导致最后能选择的情况是比较少,做了很多无用功,内耗了很多。最后的选择,其实到那个选择之前就思考的差不多了,最后也直接躺平没有继续预推免,这里现在来看还是稍微遗憾的,毕竟没有去进最大可能的申请梦校,缺少勇气了,而且申请的策略也不太对,遂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希望能给后来者(后来的自己以及他人)一些启发。

南大lambda

比较早开始的是南大lamda实验室,限制于lamda顶级机器学习实验室的名号,最开始投递的时候我是没报任何希望的,所以投递的时候也相对比较随意,投递的直博,第一志愿填了cv大牛,第二志愿填了做软件的老师,第三志愿填周志华老师,基本都是听说比较牛以及从学长学姐那里了解的老师,事实证明可能本系已经经历过的经验是有帮助的,巧合惊奇的入营了。当然之后我也没报太大希望,但还是花1天左右的时间稍准备了一下,但这种入营似乎也给了我一个夏令营似乎入营情况还可以的错觉,导致我后来的危机感不是很重。

面试分为两轮,面试程序比较规范成熟,第一轮学长面,基本就是自我介绍以及基本的简历情况项目的询问,以及从他们的角度问我了解科研前瞻用什么工具之类的,应该是能录上的都是科研开始比较早的那种吧,但似乎学长面不是很关键,应该也是对比下选择。之后进入了第二轮导师面,导师就显得十分专业了,真的有做得了科研还能体恤新手的感觉,首先是要求做自我介绍,然后就询问项目,也就是测一测项目深度怎么样了,由于项目还是比较小儿科的,老师应该也感觉出来了,感觉老师可以体谅,之后就考察专业知识怎么样扎不扎实了,问了机器学习上的东西,还有代码问题,当然我比较懵,机器学习一直学的不好,面试了20min就结束了,过程中不好划水,基本有划水行为就会被老师打断。

清深

提前给老师发了邮件,据说50多个人发了,然后挑选了大概20多个人,面试是讲一篇论文,然后他们问简历,面试的是一帮学长。其实感觉讲论文稍微有点冗余了,之后我去问了学长面试情况,大概就是别人论文都有产出,已投或者在投,我就是态度良好硬件不足,这绝对没法竞争,第一次感叹AI太卷了,在硬件实力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根本没发冲击AI方面的顶级院校或者实验室(现在来看,有点可惜当时我没有根据这个认清自己的竞争实力与位置而做出调整,头太硬了)。

后来就没再申请了;当然比较有收获的是更面试的学长聊了聊,初步认识到那边读硕也是稍微被动的情景吧,我们现在忙着申请好的硕士,但硕士毕业仍然可能面临类似的选择(被动走,很可能最后的情况也是比较被动的);当然,那学长还是十分优秀的,只不过大环境在那里。

南大计算机学院

机试综合考了计算机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十分硬核,表示出他们本科基础教育的优秀吧,408我没有怎么复习以及很多课没学过,挂了没进面试。

北航计算机

机试可以用CSP C++分数来抵,比较低的分数都进入面试了,只要机试不是太差都建议能换就换吧,据说那个机试过的人不多也比较麻烦。

面试体验应该说老师还是比较好的,但我计算机408没学好以及没怎么复习,问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概率论,以及最后问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这里不对的老师直接说不对,不全的直接说不全,以及优势上要说经历灌水回答时也及时制止了我,只能说比较规范,各个科专业老师都在,没怎么问项目,需要基础比较扎实,最后wl。9.27有专硕名额了。

上交软院

当时没想到能入,之后软院发了一些研究方向除了IPAD实验室还有一些AI方向,后面到机试了,手写一个机器学习算法,基础输入输出需要比较熟练,以及要使用那边的远程环境。基础使用,输入输出,算法实现这些基本代码能力吧,专业课一定要好好实现练就过硬的代码能力啊,最后没做完,分数应该没有达到及格要求没进面试。

中科大苏研院

第一年招生的一个学院,招生流程还不成熟,面试是英语基础测试+PPT个人介绍+提问。提问环境是专业的老师来问的,一个不成熟的项目,由于把它的背景设置的过大,以及做的深度上不够,科研性质不强被老师怼问了好久,后面老师要问408专业课了,由于时间不够两个问题就结束了,答的也不是很好,408在这里吃大亏。最后也发了合格,当然学院这边发的有点多,可能今年会受到诟病;这时候注意,联系老师要是真正有话语权的,否则类似“名额还不确定”之类的说辞也不能够完全保证最后能录取,以及老师那边过了,学院这边不过的话,可能也会很麻烦

人大高领

比较早联系了一个高领的老师,但没有了解清楚提前联系有没有用,这里没啥用处。单纯和老师交流还是感觉科研能力比加强,以及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不足表示理解,同时接触了一个比较牛的学长,简单介绍了实验室基本情况,因为老师对本科生科研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科研的虚弱焦虑有了一些缓解,最后也没入营,这波也是莽撞了(听同学说有的老师要提前进组,这种后来不入营就相当不划算了,这个朋友当时没选择做真的挺明智的,这里也算是一个坑吧,不要被权威的额外要求压制),不过也算是有一份交流经历了。

北大软微

在夏令营名次前面没有人投报的情况下没入,看来北大这个是有名次百分比要求的。

山大计算机

机试占比分数比较少。看面试组老师风格,选择简历问或者408问。

中科院深研院

比较早发给杨敏老师邮件,老师是真的温柔,直接给了我微信,之后还把报名通知发给我,还提醒我选择不热门的实验室去报名,我选择了一个不热的,一个她们的,最后也没入。

总结

  • 清北梦没有努力去追,坚定的title党应该可以从一开始,很早时候收集信息,然后多个学院去投,像是一些综合的生医工、未来创新等学院有可能的,以及后来追加了不少工程博名额,十分值得一试,然而早期没有认清这点,格局还是要打开,不怕失败多方尝试
  • 追加上一点,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能早期想清楚,便用尽一切可能去争取。当然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就比较困难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申请调整也是可以的。
  • 夏令营阶段,除了入营是基本由已经确定的绩点决定的,其他的都靠面试,面试还是要复习好408,以及自己的项目。
  • 科研经历只要有就把它好好理清楚即可,不算硬,对于AI来说现在很多老师都已经认识到面试的学生大多数都能讲几个人工智能技术的项目了,所以也不算什么太加分的项目了,相比于一些科研论文大佬只能说申请强校强组还是有点困难的,但还是能去申请!因为很少数的人是那种大佬,而很少数的人在夏令营阶段会海投,导致20%的人拿走80%的offer,但是到了928很多入营就是胜利了,预推免也有机会,wl很多都拿到了offer。
  • 机试要比较早开始练,像是上交的机试,基本的操作,输入输出,算法实现等比较重要,其他的算法机试这次倒是没有遇到,但有的学校项目是需要的。
  • 合适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会达到共赢的效果,能遇到几个一块前行的小伙伴是比较幸运的,也强烈建议合作,共赢合作是大于竞争的,会产生1+1>2的效果。
  • 建议的策略就是,做好简历,复习好专业课,多方投递,不要押宝一个offer,去争取最想要的,结束前不停止,最后根据已有的offer做选择,先多拿差不多能满足的offer才是硬道理。
  • 合作交流会共通进步以及认清形势和情况,感谢一路交流过的家人,朋友,老师。
  • 任何东西都有坑点,当然也可以说是这些东西在历练,和别人交流的吧,做科研目前看来最容易从迫切需要成果的老师或者人比较好的领路人那里受到训练,不然大环境下很容易采坑,特别是第一次,没有人把一些失败经历给说清楚,在那种状态下,第一次试错很难确定是不是自己的原因,犹犹豫豫的,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
  • 最开始的时候想的还是稍微有点多,一开始算法刷题上也耗费了一些时间,后来也没用到,最开始还是最好先 把简历做好,简历是老师见你的第一印象还是很关键的,以及把所有简历上的东西弄熟,然后就是408,ML,DL这些,应该先把最重要的一项一项搞定;哈哈最后来看,只有一个offer也没的选, btw, offer以及老师是照着我想要的去找。

PS

早点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并矢志不渝的去追求,肯定会有一些学校或者实验室的权衡,认清自己究竟要什么做出平衡,总要有trade-off!进入研究生后的路也是一样的,认清自己要什么,然后不断去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作者:Remember00000原创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8034566/article/details/127113275

共计人评分,平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0)
乘风的头像乘风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4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