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用于把高维数据降成低维,使分析变得更加简便的分析方法。比如我们的一个样本可以由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维随机变量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来刻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我们可以把这些分量用更少的、这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分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本文多为学习后的个人理解,如有错误还请指出。

基本思想

我们把降维后的变量称为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设其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我们并不取这全部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变量,否则降维就没有意义了)。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称为第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来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变量的线性组合,即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或者写成更简便的线性代数形式:设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则这个关系可被表示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为了达到降维的目的,我们需要保证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是线性无关的,这要求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是正交阵。
如果存在线性相关的关系(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不全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使得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我们得到的结果中就存在着冗余信息(某个主成分可以由其它主成分表示),这种情况应该被排除。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选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中能显著代表原本变量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来实现对数据的降维。
这一条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按照什么标准来衡量主成分的好坏关系呢?统计学认为,一组数据越分散,它的方差越大,它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知乎的这个问题讨论了这一点)因此,PCA选出这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中方差最大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作为新的变量。

数学推导

设我们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样本对应的数据矩阵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每列代表一个样本;我们先将其标准化,使每行的均值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并消除量纲的影响,便于进一步处理: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其中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分别为第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行的均值和样本标准差,记处理后的矩阵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对该矩阵做线性变换的结果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我们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表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维随机变量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协方差矩阵,那么有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由上一部分的条件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应当有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线性不相关,即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而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即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注意跟上文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记号意义不同,上面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指的是协方差矩阵),因此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就是一个对角矩阵,即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由协方差的定义,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由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经我们处理,对任意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都有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故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那么上面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还可表示为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又因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这里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表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维随机变量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协方差矩阵。

由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是实对称矩阵(这一点由协方差矩阵的定义即得: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由实对称矩阵的性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一定可以相似对角化,即存在正交矩阵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使得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其中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特征值。

这时候我们取出上面得到的式子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由基本思想部分的前提,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应当是正交矩阵,于是我们得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由线性代数定理(若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阶方阵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与对角矩阵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相似,则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对角线上的元素即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更巧妙的是,我们可以求得变换矩阵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即将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相似对角化所需的正交阵之转置。得到了这个变换矩阵,我们就能得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变换后的主成分了。具体地说,若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则第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前面的系数即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第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行,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第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列,正好是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第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指的是相似对角化矩阵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中标准的特征向量)。

推导结论

经过上面一大串推导,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是标准化处理过的数据矩阵,那么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即为线性变换后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随机变量(即我们提到的主成分)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线性变换所需矩阵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其中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为将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相似对角化所需的正交阵(由线性代数知识,这也是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

这个结论使我们能够求出线性变换所需要的矩阵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此外我们可以根据特征值将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排序,求得方差最大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更具体地,求排序后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的算法如下: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举个例子:(数据来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454447043
我们要将如下的数据中5个变量(设能力,品格,担保,资本,环境为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降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怎么确定最终取出几个主成分呢?一般认为当取出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方差贡献比例之和达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时就可以较好地代替原来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变量了。因此我们还需要计算每个特征值所对应的方差贡献比例。由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占比即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方差占比如下:

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累计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累计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已到达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累计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累计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特征值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累计方差贡献率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可以看到前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特征值对应的主成分即达到了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的方差贡献率,因此我们可以把原来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变量“浓缩”表示为下面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个主成分(系数即为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
这样,我们就成功实现了降维,以后我们分析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来代替原来的五个指标了。

python实现

下面我们用python来实现一下上述的过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numpy import linalg 

class PCA:

    '''
    dataset 形如array([样本1,样本2,...,样本m]),每个样本是一个n维的ndarray
    '''
    def __init__(self, dataset):
    	# 这里的参数跟上文是反着来的(每行是一个样本),需要转置一下
        self.dataset = np.matrix(dataset, dtype='float64').T

    '''
    求主成分;
    threshold可选参数表示方差累计达到threshold后就不再取后面的特征向量.
    '''
    def principal_comps(self, threshold = 0.85):
    	# 返回满足要求的特征向量
        ret = []
        data = []

		# 标准化
        for (index, line) in enumerate(self.dataset):
            self.dataset[index] -= np.mean(line)
            # np.std(line, ddof = 1)即样本标准差(分母为n - 1)
            self.dataset[index] /= np.std(line, ddof = 1)
        # 求协方差矩阵
        Cov = np.cov(self.dataset)
		#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s, vectors = linalg.eig(Cov)
		# 第i个特征向量是第i列,为了便于观察将其转置一下
        for i in range(len(eigs)):
            data.append((eigs[i], vectors[:, i].T))
        # 按照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序
        data.sort(key = lambda x: x[0], reverse = True)

        sum = 0
        for comp in data:
            sum += comp[0] / np.sum(eigs)
            ret.append(
                tuple(map(
                	# 保留5位小数
                    lambda x: np.round(x, 5),
                    # 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
                    (comp[1], comp[0] / np.sum(eigs), sum)
                ))
            )
            print('特征值:', comp[0], '特征向量:', ret[-1][0], '方差贡献率:', ret[-1][1], '累计方差贡献率:', ret[-1][2])
            if sum > threshold:
                return ret      

        return ret 

测试一下刚才的例子:

p = PCA(
[[66, 64, 65, 65, 65],
 [65, 63, 63, 65, 64],
 [57, 58, 63, 59, 66],
 [67, 69, 65, 68, 64],
 [61, 61, 62, 62, 63],
 [64, 65, 63, 63, 63],
 [64, 63, 63, 63, 64],
 [63, 63, 63, 63, 63],
 [65, 64, 65, 66, 64],
 [67, 69, 69, 68, 67],
 [62, 63, 65, 64, 64],
 [68, 67, 65, 67, 65],
 [65, 65, 66, 65, 64],
 [62, 63, 64, 62, 66],
 [64, 66, 66, 65, 67]]
)

lst = p.principal_comps()

print(lst)

输出结果:

# 这部分是运行时输出的
特征值: 3.4531784074578318 特征向量: [0.48198 0.51227 0.45384 0.51336 0.18914] 方差贡献率: 0.69064 累计方差贡献率: 0.69064
特征值: 1.2230892804516 特征向量: [ 0.33297  0.13247 -0.39212  0.20476 -0.82213] 方差贡献率: 0.24462 累计方差贡献率: 0.93525
# 这部分是返回的结果,为了美观稍微调整了一下格式
[
(array([0.48198, 0.51227, 0.45384, 0.51336, 0.18914]), 0.69064, 0.69064), 
(array([ 0.33297,  0.13247, -0.39212,  0.20476, -0.82213]), 0.24462, 0.93525)
]

我这里设置的返回结果是一个三元组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其python实现,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己调整一下返回的结果格式。此外,通过调整threshold可选参数可以设置累计方差贡献率到达多少时停止取主成分向量(默认为0.85)。

使用sklearn的PCA模块实现

这种经典的算法sklearn库也已经帮我们实现好了。对于上面的例子,其等价的使用sklearn库的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X = np.array(
[[66, 64, 65, 65, 65],
 [65, 63, 63, 65, 64],
 [57, 58, 63, 59, 66],
 [67, 69, 65, 68, 64],
 [61, 61, 62, 62, 63],
 [64, 65, 63, 63, 63],
 [64, 63, 63, 63, 64],
 [63, 63, 63, 63, 63],
 [65, 64, 65, 66, 64],
 [67, 69, 69, 68, 67],
 [62, 63, 65, 64, 64],
 [68, 67, 65, 67, 65],
 [65, 65, 66, 65, 64],
 [62, 63, 64, 62, 66],
 [64, 66, 66, 65, 67]]
)

# n_components 指明了降到几维
pca = PCA(n_components = 2)

# 利用数据训练模型(即上述得出特征向量的过程)
pca.fit(X)

# 得出原始数据的降维后的结果;也可以以新的数据作为参数,得到降维结果。
print(pca.transform(X))

# 打印各主成分的方差占比
print(pca.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

运行结果:

[[-1.51394918 -0.21382815]
 [ 0.25137676 -1.8134245 ]
 [10.61577071  2.68155382]
 [-6.48520841 -1.16575919]
 [ 5.53026102 -1.52083322]
 [ 0.70154125 -1.8544697 ]
 [ 1.82460091 -1.29624147]
 [ 2.44281085 -1.60484093]
 [-1.40146605 -0.59189041]
 [-7.76925956  3.34817657]
 [ 1.8850487   0.61749314]
 [-5.41819247 -0.9163256 ]
 [-1.764172    0.155228  ]
 [ 3.06230672  1.51679123]
 [-1.96146925  2.65837042]]
# 下面是方差贡献率
[0.82399563 0.11748567]

我们发现这个方差贡献率(也就是特征值占比)跟我们手写的很不一样。(手写的是[0.69064, 0.24462])。这里可能会出现分歧的地方就是是否对原始数据除以样本标准差。当我把手写代码部分的

self.dataset[index] /= np.std(line, ddof = 1)

这一行注释掉后,发现运行结果与sklearn库的基本一致了:

特征值: 22.075235372070864 特征向量: [0.56177 0.58975 0.27868 0.50573 0.05644] 方差贡献率: 0.824 累计方差贡献率: 0.824
特征值: 3.1474971323292125 特征向量: [ 0.37826 -0.06431 -0.61334  0.06946 -0.68686] 方差贡献率: 0.11749 累计方差贡献率: 0.94148

因此可以得出sklearn库在训练时似乎没有消除量纲,即没有对数据除以其样本标准差。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理解,不过与sklearn库结果基本吻合大致上印证了这个猜想。在一篇文章里我找到了关于量纲的讨论:若各个变量的单位一致,则各个属性是可以比较的,此时可以直接求协方差;但当各个变量单位不同时(如身高/体重),这时不同变量之间没有可比性,这时就应该消除量纲的影响(即除以样本标准差)。

参考资料

1.https://www.cnblogs.com/Luv-GEM/p/10765574.html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997106/answer/1055696026
3.https://zhuanlan.zhihu.com/p/454447043
4.https://www.jianshu.com/p/c21c0e2c403a

文章出处登录后可见!

已经登录?立即刷新

共计人评分,平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0)
扎眼的阳光的头像扎眼的阳光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3年3月5日
下一篇 2023年3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