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阅读|DRL求解动态FJSP

文献:Liu R , Piplani R , Toro C .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dynamic scheduling of a flexible job shop[J].(2022) 

https://doi.org/10.1080/00207543.2022.2058432https://doi.org/10.1080/00207543.2022.2058432

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1.Introduction

制造系统的动态事件;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个性化生产

贡献:分布式和分层级的DRL方法求解最小化拖期的DFJSP(作业持续到达)

2.Literature review

Traditional approaches

(1)优先规则:no single priority rule provides strictly stronger performance along all objectives in all scenarios;composite priority rules’ performance is usually better than their building blocks

(2)元启发式:objectives such as flow time, makespan and tardiness, robustness;hybrid approaches to reduce the decisional latency of meta-heuristics

Recent data-driven approaches

(1)传统方法面临效率和质量矛盾的困境;优先规则效率高质量差;元启发式质量好效率低

(2)使用Genetic Programming (GP)创建复合调度规则,充分考虑决策点的实时信息;对于FJSP问题,GP分别给出机器选择和作业顺序的规则

(3)监督学习与元启发式算法的结合,如ML学习参数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scheduling

(1)表格型RL

(2)DRL

3.Problem formulation

3.1Notations

本文不考虑机器组装时间

SA作业顺序

RA选择机器

  • 作业(Jobs):J=\left \{ J_i:i=1....n \right \}n个作业
  • 机器(Machines):W=\left \{ W_l:l=1....w \right \}w个工作中心,每个工作中心有多台机器W_l=\left \{ M_a...M_z \right \}
  • 序列和操作(Sequence and operations):作业J_in_i

  • 加工时间(Processing time):t_{i,k}是作业J_i在机器M_k上的加工时间,t_{i}^{j}是操作O_{i}^{j}的平均加工时间。PT_{J_i}=\left \{ t_{i}^{j} :j=1....n_i\right \}是作业J_i​​​​​所有操作的平均加工时间集

  • 机器队列和可用时间(Queue and available time of machine)

  •  TTD,剩余加工时间和松弛时间(Time-till-due (TTD), remaining processing time and slack time)

  • 性能指标(Measurement of performance)

 3.2Validation scenario and objective

有三个因素影响生产性能:(1)作业到达率:较高的到达率导致更高的机器利用率和更高
系统拥塞(2)作业和机器的不同步:作业因在不同的机器上的处理时间和本身的交货紧急程度而不同,此外,一旦开始生成,作业的剩余操作、空闲时间和TTD都会随时间变化。机器的负载率和可用性也会变化(3)交货紧急度:宽松作业的TTD会导致较低的总延迟和平均延迟,因为作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平均)来缓解拥堵的负面影响。此外,如果系统中的作业紧急性变化,调度中心也能利用松弛时间调整顺序来保护更关键的作业。

本文设置三个训练和验证的场景:

  • 预期到达率和利用率(Expected arrival rate/ utilisation rate):调整作业到达率使其匹配系统的预期利用率。E(t)是所有机器上的所有操作的预期加工时间。E(interval)作业预期到达的时间间隔。假设m台机器均匀分布在w个工作中心上,系统的预期使用率为:

 假设随机变量X为作业到达时间间隔,服从泊松分布X\sim Exp(\beta ),\beta =E(interval)

  • 加工时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 of processing time):作业在机器上的加工时间服从均匀分布,U[low,high],本文考虑两种情况(1)高异质性:U[5,25](2)低异质性:U[10,20]
  • 交货期紧急程度(Due date tightness):比值a_i表示作业的交货紧急程度,本文考虑两种场景(1)高Due date tightness:a_i\sim U[1,2](2)低Due date tightness:a_i\sim U[1,3]​​​​​​​

4. Proposed approach

4.1 DRL Preliminaries

DDQN作为系统中两类智能体的学习器(1)与每个工作中心关联的RA在作业到达时会进行机器选择(2)与每台机器关联的SA会在机器怠速并且队列中有作业时选择一个作业进行加工。

4.2 State representation

RA的状态空间包括三个:(1)工作中心内的机器信息(2)将被分配的作业信息(3)将要到达的作业信息。RA的状态空间大小为\left | W_l \right |\times 3+3

SA的状态空间:25个特征值根据类型和大小分成6个通道 

 4.3 Action representation

选择四个序列规则作为动作空间的构件实现间接的作业选择:

  1. 最短加工时间(Shortest Processing Time (SPT)):选择即将进行的操作加工时间最短的作业
  2. 队列工作(Work in Queue (WINQ)):选择在后续生产阶段中排队作业的总加工时间和最小的作业。WINQ倾向于平衡系统作业分布
  3. 关键比值(Critical Ratio (CR)):CR是TTD和剩余加工时间的比值,选择最小CR的作业,CR优势在于其不一致性。当可选作业还未延期时,CR规则会选择小TTD和更长的剩余加工时间的作业;当可选作业已经延期,CR规则会选择最小TTD和最短剩余加工时间的作业
  4. 最小松弛时间(Minimum Slack (MS)​​​​​​​):选择最小松弛的作业

4.4 Surrogate reward—shaping 

本文目标是最小化拖期,因此常规方法是使用作业已经实现的拖期作为联合奖励。但是多智能体存在奖励分配问题,即智能体可能会收到来自队友行为的虚假奖励信号,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代理方法来奖励智能体对系统的贡献。

减少和预防拖期等同于保护松弛时间。本文量化作业延期的可能性,使用sigmoid函数将松弛时间S_i变成危险因子F_i ,\beta是自定义参数 

基于此考虑两种提出两种松弛时间驱动的奖励函数

4.4.1 Surrogate reward function for RA

作业J_i到达工作中心准备加工第x个操作,E(S_{i}^{t+1}) 是t+1时刻估计的松弛时间,还未选择机器,因此其加工时间使用均值

S_{i}^{t+1}是已经选择完机器完成第x个操作的实际松弛时间

奖励设置为估计松弛时间和时间松弛时间比较差值:

 4.4.2 Surrogate reward function for SA

 机器从其队列中选择作业J_s后,队列中其它作业的等待时间会增加,J_s会准备加入到后续操作工作中心的队列中。将节省或延长的排队时间定义为松弛时间增减量。

对于选择的作业来说,松弛时间增减量=其它作业的平均加工时间(F_i调整)— 后续工作中心可用时间(\delta调整)

对于未选择的作业,松弛时间增减量=选择作业加工时间(F_i均值调整)— 未选择作业后续

 工作中心平均可用时间

SA奖励函数如下: 

4.5 Asynchronous transition

 step t+1不一定与决策点重合

 4.6 Parameters and training

仿真时长100 000个单元时间;12 400个作业到达;parameter sharing technique;Instance normalisation technique;tanh;Huber loss;学习率下降;SGD;动量0.9

 5.Numerical experiments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独立效用测试,集成DRL测试,可扩展性测试

性能指标:

  • 标准性能(Normalised performance (NP)):选择一个优先规则作为baseline,其它规则的NP计算公式如下,T是拖期:

  • 成功率(Win rate):每次运行一个规则或算法有最低累计拖期的百分比,测试了调度策略在不同生产背景下的适应性

5.1Independent utility test

RA和SA的调度规则比较,详细结果见论文

 5.2Validation of integrated DRL

选择两个表现最好的RA规则和五个表现最好的SA规则组合成10个基准测试规则,两个GP规则,两个同类研究方法,FIFO+EA作为baseline。

没有和元启发式算法比较因为其无法解决动态作业到达问题,不适用于实时调度。结果示意

RA比SA对系统性能影响更大,集成DRL表现较好

 5.3Scalability

5.3.1 higher flexibility test

比较工作中心3台机器和4台机器的CT,ET和DRL-RA规则,结果示意

 5.3.1 longer sequence test

比较作业操作数为6个和9个的性能,最好的5个优先规则,FIFO作为baseline

 6.Conclusion

 本文三大贡献:

  • 独特的表示:提出抽象的状态特征和间接的动作表示来处理持续时间长,大规模,动态的调度
  • 基于知识的奖励构造:提出代理奖励构造方法来提升训练效率和鼓励合作
  • 高效的训练和应用:轻量级的神经网络实现毫秒级的决策

未来:考虑更多的动态事件;使用随机学习探索动作的影响(奖励人工设置的缺陷);多智能体的协同​​​​​​​​​​​​​​

文章出处登录后可见!

已经登录?立即刷新

共计人评分,平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

(0)
扎眼的阳光的头像扎眼的阳光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3日

相关推荐

此站出售,如需请站内私信或者邮箱!